2009年3月7日 星期六

懷念我的動漫時代--叁•軒轅劍叁之賽特

"就这样,我踏上了寻找战争不败之法的道路……说不定哪天,我就会成为灭亡某个国家的幕后黑手……说不定哪天,我就会被狂热的爱国者杀死……横尸在某处……呵呵,家庭啊……婚姻啊……幸福啊……爱情啊……都离我好远呢……"
對於任何一個十幾到二十幾歲的熱血男孩來說,旅行是尋找自我的旅途那是一個充滿矛盾與困擾的年齡,分裂成長的過程,心中對于真理的追求,在旅途中對人對事的思考,是旅行,也是歷練,更是對自我的認知.
賽特與昆侖鏡轉世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他有著時空穿梭的特異能力,可是在故事初期他并不能控制那種力量,即使回到了過去也無法挽回莉蓮的生命,他對自己琢磨不定,他也因為自己這巨大的潛在力量得到撒旦大魔王的賞識,力量本沒有對錯之分,只在於使用的人如何駕馭一個人對潛能認識,掌握和利用的過程,正是他是對真正自我的認同,也是對自己命運的認識與掌握
沒有一個年輕人不犯錯誤,貴在浪子回頭當迷失了信念,遺忘了自己真正準找的目標,就被只會被人生驅使,被日復一日重複的生活麻醉,沉醉與,渾渾噩噩的日子,如夢亦如電慧彥是賽特的恩師,以身踐行著王道的精神.恩師,痛苦懺悔,迷津途返
自己的運不需要別人來決定,不是受操縱的命運

傳奇我的目標是戰爭的不敗之法,於是"去吧,到雲和山的彼端!"道?什麽是道?旅行那是眼前的路,這就是道,旅行著是領悟與踐行大道雲和山的彼端有什麽,我們誰也不知道,那是個遙遠而神秘的未來,是一段旅程的終點同樣也是一個新旅程的開始

賽特有著异於常人的經歷,整個軒轅劍叁的故事,橫跨歐亞大陸的旅行,展現出史詩一般的畫卷,賽特他經歷過中世紀黑暗的歐洲,沙漠中廣闊的阿拉伯帝國,絲綢之路,西域天山,日漸凋敝的盛世大唐賽特以自己敏銳的雙眼觀察著這個世界,思考著,批判著,那些偽善的宗教,政權爭奪,與無所謂正義與邪惡的征戰廝殺,
軒轅劍是一個名字,一柄長劍,詩仙李白謂之軒轅劍,於是那就是軒轅劍,那一個名字喚回了賽特四處漂泊的靈魂
















賽特同學一路上都不缺紅顏知己相伴,除去在法蘭克時對莉蓮的單相思,剩下的都是女人主動追求他的,從阿拉伯女海盜頭子薔達苦苦追了十多年終於有了結果,到煉妖壺里妮可與精靈卡瑪的爭風吃醋,再到來大唐后漢家姑娘王思月的月下吟詩,芳心暗許

可是愛情上賽特是忠貞的,一心一意只對一個人好,那也許是從對莉蓮的苦苦單相思中漸漸培養出的愛情方式吧,

薔達是拯救賽特感情生活的天使,不然賽特的心會永遠隨著莉蓮一同埋葬在移動島的墳墓里,
薔達的出現使賽特學會從記憶里走出去面對現實中的愛情,即使這種愛情仍然是淡淡的,慢熱的.
賽特自己說過薔達是和莉蓮完全相反的類型,外表剛強,內心溫柔,她能夠溫柔而忠誠的陪伴自己的愛人,也有著同阿拉伯海盜的作風,用自己的實力挽圖留住自己的夫君,可是薔達對賽特的愛卻是一直受到無意的傷害或者無回報的等待的,她對賽特的愛首先在同賽特對單相思對象的回憶里出局,之後在賽特對遙遠東方尋找真理的堅定信念里出局,她最終沒攔住賽特遠去,可是被自己心愛的男人擊倒了,如同碎了一地的玻璃墻,女人,果真如同張愛玲所說即使高傲,當愛上一個人可以變得很低很低 。

妮可,她不是女人,是女魔將,妮可與賽特的愛情是前世之情,所以今世能再結一段緣,可是她的心靈被伏羲玉琴洗滌的剔透如玉,所以她愛薩特如同嬰兒對喜愛事物的占有,也許她自己也不知道愛情究竟該是什麽滋味.
無論如何,妮可都會是賽特最好的夥伴,一路走來,打打鬧鬧,感情也許升華到無需去考慮是不是愛情這般重要,賽特的旅途是孤獨的,多虧有妮可這個紅顏知己陪伴,所以當薔達辭世,賽特再次孤單一人時,最先想到的應該還是妮可,於是他們又有了一世的緣分,只是當賽特已年過中旬,再見小女孩模樣的妮可,必然百感交集,妮可永遠都像個孩子單純,乾淨.

卡瑪愛賽特,出於賽特與她曾經戀人的神似,於是卡瑪在賽特身上寄托著對亡故戀人的思念,卡瑪是不死的精靈,她一生中愛過很多人,可是人有生老病死,無論每段感情的結局,卡瑪最後只能看著自己的愛人離去,她的愛情終究帶給自己無盡的傷痛,愛情這個問題已思考了太久,看得透了,所以同妮可,同賽特,卡瑪更像在玩愛情遊戲,在古墓的孤獨生活相比,不如同賽特一道旅行,遊戲人間。
她與薔達是靈魂的雙生夥伴,於是她選擇了放棄愛情,去守護一個可以獲得凡間愛情的女人.自己是一個精靈,相對的她決定做的是對兩個相愛之人的成全,讓薔達獲得幸福,陪著愛人變老,死去.守護著薔達,卡瑪就好像自己也可以如同一個凡間女子一樣愛一場.

王思月對賽特的愛更近似與初戀少女的一見鍾情,初涉感情生活的新奇與刺激,(在妖魔猖獗的古墓英雄救美下頓生的愛情..也許真的很刺激..-_-)可是情竇初開的富家少女也許還無法理解一個有著橫跨歐亞經歷浪子的內心,然而賽特卻一定知道自己不會是能夠給這個女孩幸福的人,機緣巧合中她對他的愛救了她自己的性命,賽特能做的,做的最好的事情應當是給她找一個好歸宿,以此告慰少女不幸逝去的雙親.在王思月的記憶里,最後賽特是死了,自己被他臨終托付給大俠張客,她目送了自己初戀的這個男人離世,算是給這段緣分畫上了結局,愛情也許成了一段難以忘懷的記憶.

懷念我的動漫時代--貳•蜂蜜與四葉草 原田理花



原田理花(はらだ りか) 

(声优:大原沙耶香;台湾CV:陶敏娴)  

蜂蜜与四叶草中的角色。

旧姓:江上,和花本修司以及丈夫原田是大学时代的好友,和修斯之间有暧昧情愫。原田设计的经营者。在丈夫死去后独自的扛下夫妻俩的梦想工作室,每天忙到隐疾发作。 因自己的过错使丈夫死于车祸而后悔、自己很自责。怕伤害到关心自己的真山巧,故意和他保持距离。


想到原田理花以及與之相關的事情,似乎成為一種氣質,一種特殊的美感,比如在皎潔清冷月色下清瘦的背影,一個哼著老歌月亮河,帶著淡淡憂傷,柔弱卻堅強的女子,乳白的月色下的河,月亮在河水中的粼粼倒影仿佛把河岸的我們連向一個遙遠的彼岸,抑或是嚴寒冬日北海道荒蕪的大地,灰白的天空,仿佛通向世界盡頭的沿海公路,那個燒成灰燼的故鄉老房子,兩株枯木下埋葬愛犬小白的小土丘。


理花原本姓江上,在大學時代,就被稱為北海道札幌來的畫技奇高的女孩,同學心目中高處不勝寒的雪國女王.
她最終會和原田在一起,同原田的為人不無關係,因為原田是感染能力極強的人,他散髮著自己的光芒影響著周圍的人,仿佛太陽系的中心,

花本說過,他和理花都是被原田撿回來的,理花那個在原田懷裡熟睡的樣子,像被撿來的四足踏雪的流浪小貓.美麗,脆弱,如同純凈的水晶,又有些稚拙而且迷迷糊糊的。

人越是如此越是容易受到傷害,轉而封閉自己,理花心裡患了只有愛才能治的病,因為原田的"光芒"照亮了理花內心的陰影,融化了她隔離外界的冰雪,才讓理花與這個現世接觸了,因此她愿意和原田在一起,她被原田保護著,因此能夠放心的接觸者外界的世界,感知著,世界對她才有了別樣的意義,於是她能夠實實在在的活著,所以她離不開原田。

曾經是幸福的小兩口,短暫的幸福,他們有屬於他們兩個人的夢想,并為夢想成為現實努力著,


一個雪片紛飛的夜晚,理花的人生從此斷裂了,車禍奪走了愛人原田君的生命,而駕車的恰恰是自己,車禍也給理花留下一身傷痛,她的心和她的身體一樣.那時的理花也許沒有求生慾望或者說沒有了原田她也沒有了求生的能力,如果不是司機把她拉出來,也一同燒死了,也許她寧願自己就這么死了吧。

即使活著,也希望自己還活著只是場夢,從車禍那天開始就是一場夢,等待著夢醒的一天,分不清夢與現實,只有在夢里才能見到亡故的愛人,只有在醒來時看見真山關切的面龐,才感覺到夢變得如此真實.

真山的出現對理花意味著什麽?應當是感激還是悲痛,因為現實里看到原田的影子,可同時也勾起自己心痛的回憶,真山是一個和原田有些許神似的人,而且他深愛著理花,花本也說過,他是個會顧及傷口巧妙避開的人.
其實理花是幸運的,她的人生能夠因為原田或者真山的出現得到救贖,只是自己有沒有勇氣做出選擇,走出心裡的陰影,
理花是不是愛真山,這很難下結論,不清楚,因為她不愿意被人察覺她對真山到底是什麽感情,這在動畫中表現的很真實,就是曖昧而琢磨不透的.只是生活里漸漸的已經發現難以離開真山,比如在西班牙的sos,真山會出現在每一個她需要的時候.

fin 閒話,想不出現實里如果真存在理花這么一個人,選擇和她保持什麽樣的關係合適,因為似乎無論什麽關係,都會在心頭為她平添一分憂愁,在動畫里邂逅過這樣一個女子也算是值得的事情了. ^_^

懷念我的動漫時代--壹•封神演義之黃飛虎

















在讀藤崎龍版封神之前,因為以前一直接觸的都是少女漫畫比較多,看慣了九頭身,撲克臉的美型帥哥,此時再看到封神演義中黃飛虎這個完全顛覆性的角色:滿臉鬍渣的大叔,確實有些驚嘆,漫畫里的男性角色可以這樣,


於是愿意提起這個角色的現實意義,因為我覺得大眾應當引起對於一個理想男性形象以及男性美評價標準的思考,特別是當這個中性美橫行的"男色"時代,春哥,快男之類的選秀出來的都是諸如豆芽菜,娘娘腔一把的時候.
黃飛虎大叔這個角色的存在難能可貴,所以即便是被埋沒在漫畫歷史的塵埃里,也覺得有必要要拿出來說一說.


星墜
他是一位悲劇性的角色,封神中黃飛虎的命運如同一場耀眼星辰的墜落
原本身高爵位,天子紂王的師父,有完整美滿的家庭,賢惠美麗的愛妻,妹妹是皇帝后宮中的愛妃,摯友的道士聞仲太師,有被選為昆侖山修道的長子,
然而在命運之輪的轉動下,他一切都改變了
他經歷著接踵而至的厄運,家破人亡,造反,與摯友分道揚鑣,摯友走上歧路卻無能為力,


他應當是個不善於言辭表達的男人,然而無言成就著經典


在妻子和妹妹被妲己逼死后,所有的人都看著他,想要知道下一步該如何是好的時候,
一個沉默的背影勝過任何語言或者表情的描述.


與紂王君臣之間的最後一刻,沒有任何多餘的廢話,僅僅是一對一的對決,勝負已定


在仙界大戰,洪水陣製造出的朝歌幻像里,他用他自己的方式,一記拳頭,把聞仲打醒了,那一拳如同幾十年以前那個猶帶稚氣,血氣方剛的年輕人,讓聞仲這架被慾望和固執信念支持下,幾慾脫離控制的機器,看清了這個碌碌紛爭的塵世,回憶起稚拙正義理想的少年立志時代,那個已經結束,而聞仲卻妄圖以一己之力頑強守護的美好時代,如果沒有武成王的犧牲,聞仲的心裡不會徹底崩潰,昆侖山贏不了


黃飛虎作為天然道士,戰場上最大的特點是皮厚,耐抗
所以肉體上的傷害是無效的,疼痛流血是芝麻蒜皮般的小事,他不怕,劇毒對他也算不了什麽,陰險的下三濫手段傷不了他,幻覺對他不起作用,許多經歷了他已經不再是以前的自己了,他的心靈和他的身體一樣堅強,不會被輕易擊潰,偉大而獨立的思考著,在人生的道路上戰鬥著,獨當一面,萬夫莫開


相比趙公明這般華麗又自戀的"花樣美男",(連觀戰都要先收拾三箱衣服,花一千年時間去修煉個像實物投影一樣的寶貝來顯示自己的巨幅投影,)而武成王是另一個極端,不修邊幅的過分,鬍渣邋遢,笑起來還會不住形象的噴口水,雖說外表粗糙,然而他是個溫柔的人,對妻子有著萬般呵護,料理也是能做出甘甜杏仁豆腐這樣的菜好好先生,


武成王是個偉大的父親,他訥言,可是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如同豐碑般屹立不倒的榜樣,一切想說的不必說,都記載在他的身上,行動上,他把一切都身體力行的傳授給了他的孩子,臨死也要大聲吼道,小夥子們接下來看你們的了!所以他的孩子也追隨著他的腳步,想要成為父親一樣偉大的人,生命最後一刻在血污模糊的雙眼中能看到自己的兩個孩子,武成王會感到欣慰,他看到的是自己作為的見證與希望的延續


如同天化所說,父親之死重於泰山,
黃飛虎最後戰死了,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卻臨死也沒有倒下,為信念戰死,犧牲的光榮,是作為一個男人最榮譽最驕傲的死法,這是只有他能完成的使命,是昆侖山取得仙界大戰勝利的奠基石.